業(yè)務咨詢(同微信)
18925026236
馳援火車北站下穿隧道搶險,連續(xù)奮戰(zhàn)20小時
7月19日昆明市突發(fā)強降雨致城市多個片區(qū)淹積水,嚴重影響了市民出行,火車北站下穿隧道積水4萬立方導致車輛無法通行,20日早八點昆明地鐵五號線七標項目部接到搶險命令,這支以青年為主力的搶險突擊隊立即組織物資設備等投入到搶險戰(zhàn)斗中。
當時正處于上班早高峰,加上道路淹積水,交通極其擁堵,物資設備運輸行進緩慢,為加快運輸速度保證設備物資按時運到現場,搶險隊員們途中多次更換運輸方式,從汽車更換至電單車,后來直接人工搬運設備蹚水前行。
到達搶險現場,積水已漫到隧道頂部,搶險工作面臨難點:一是水位高積水量大,污水中無法探明水下情況,排水任務艱巨;二是水泵重,一個水泵重達幾百公斤需四五個壯漢才能抬動,污水淤泥中行進困難;三是水泵電纜泡在污水中存在漏電風險,搶險隊員每次移動水泵都必須把手伸進水中去抬水泵,若有不慎,碰到電纜有觸電危險;四是現有水泵設備、水管排量太小,不能滿足排水需求,需臨時采購大型水泵水管,過程耗時。
在制定了搶險方案后,沒等防水服到位,時間緊迫,搶險突擊隊員們抬著水泵直接泡進了的污水中,每抽水一小時待水位下降后,就要移動水泵到水位高的地方繼續(xù)排水,搶險隊員們艱難的重復著抬水泵放水泵的工作。
搶險過程中,突擊隊員高朗光著腳,鞋掉在水中顧不得找回,這個不會游泳的搶險隊員,每次都是第一個下到污水中工作,他說:“積水齊胸了,我不會游泳確實害怕,但當時顧不上多想,工人們體力耗盡沒力氣了,我必須沖在前面帶動他們”。
除淤泥工作開始后,為加快進度,隊員們毫不猶豫,用手挖泥,“污水真的太臭了,人站在那里都受不了,但是誰都沒有停止抓泥工作,大家一道用手挖。”高朗回憶著當時的情景。
數小時過去,搶險人員體力極度透支,全身濕透又冷又餓,附近市民自發(fā)送來食物和飲用水,正是市民的關心和期望支撐著搶險隊員克服身體極限,攻堅克難全力以赴,經過20小時的連續(xù)奮戰(zhàn),北站隧道恢復通車。
突擊隊員們感慨到:“積水終于排完,光著腳在地上奔跑,又激動又開心,收拾設備都覺得有勁了。”
素珠箐水庫遇險,400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即是沖鋒號
昆明五華區(qū)沙朗白族鄉(xiāng)素珠箐水庫(分為上塘水庫及下塘水庫),始建于1972年,總庫容為15萬立方米,7月28日晚,因連日大雨影響,下塘水庫發(fā)生管涌,水庫壩體產生裂縫涌水,上庫和下庫庫容皆超出警戒線且上庫泄洪閘門出現故障,水位持續(xù)上升,一旦發(fā)生洪峰涌入下庫,下庫極有可能發(fā)生潰壩威脅下游400多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即是召集令!這支剛參加完昆明火車北站下穿隧道搶險,榮譽歸來的搶險突擊隊,不顧在地鐵工地勞累了一天,于當晚10點奔赴沙朗水庫。
素珠箐水庫交通要道狹窄曲折,大型設備無法進入參與搶險,只能依靠人力及小型水泵抽水降低水位,搶險人員面臨水庫地勢不清楚、水泵重量大,安裝難度大的困難,同時還面臨較大安全風險。
與時間賽跑,排除險情刻不容緩,突擊隊及時召開搶險技術討論會,投入大型離心泵抽水降低水位,盡快修復泄壓閥,搶險過程臨水搶險人員必須穿救生衣、系安全帶,并由專人指揮監(jiān)控,確保人員安全萬無一失。
突擊隊們隨著險情變化情況不斷調整預案,通過搭設腳手架,布置沙袋、防水布等多種方式加固壩體,經過連夜奮戰(zhàn),在30日中午,累計排水近7萬余方,下庫管涌壩體得到加固,險情得到緩解,與此同時,上庫搶險一直在不間斷進行。經過三日多的緊急搶險,素珠箐水庫的險情已經被完全控制,進入后期安全處置施工階段。
突擊隊員何昕霖說:“每天搶險在現場持續(xù)奮戰(zhàn)15小時左右,搶險過程中除了時刻關注水泵運行情況、搶險人員安全情況,還要隨時參與搶險,絲毫不敢怠懈,搶險至次日傍晚時腳酸手軟、渾身無力,感覺雙腿已不聽使喚。”
當筆者問他:“你一共參加了兩次搶險(火車北站隧道、素珠箐水庫),支撐你一直堅定不移沖在最前面的動力是什么?”他露出了憨厚的笑容答道:“春城是我家,家園有難責無旁貸!在大伙不怕苦不怕臟連續(xù)奮戰(zhàn)幾天后,險情終于得到控制,400多名群眾終于可以回家吃自家飯、睡自家床,我們辛苦是值得的。”
年輕的搶險突擊隊們不懼危險攻堅克難,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電建水電十四局高度的社會責任感,為企業(yè)爭得榮譽,無愧“搶險突擊隊”稱號!
(張智玉 陳敏元)